自貢又被國家“點名”了!
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網5月16日發布題為《四川自貢積極推動對臺文化旅游交流》的信息,這是繼5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報,對自貢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和公立醫院改革兩項工作予以督查激勵后,自貢再次被“點名”表揚。
20世紀末,“天下第一燈”——四川自貢燈會走進臺北展出。自此,自貢文化旅游與臺灣的交流拉開了序幕。自貢燈會、自貢雜技等特色文化活動堅持每年赴臺展演,極大地豐富了臺灣人民的節慶文化活動,彩燈文化已成為四川與臺灣人文交流的重要內容,列入四川省對臺文化交流重大項目之一。
自貢市高度重視在臺灣的燈會展出任務,精心籌劃,周密部署,狠抓質量,確保每次燈會展出任務圓滿完成。近年來,在臺灣舉辦的燈會展出,以管理有序、隊伍精干深受當地好評;其結合中華傳統文化精心制作的各類燈組,如“團團圓圓”“盛世龍騰”“年年有余”等燈組,設計精美、喻意美好,表達了大陸人民對臺灣同胞的滿滿祝福和血濃于水的兄弟情誼。據統計,20多年來自貢彩燈赴臺展出達30場次,累計接待觀燈游客觀眾逾5000萬人次。
隨著自貢對外開放的深入和知名度、美譽度的提升,臺灣同胞前來自貢市恐龍館、鹽史館等景點參觀游覽的人數逐年增加,自貢市民赴臺灣觀光旅游的人數也呈逐年上升趨勢。通過文化旅游的交流互動,進一步縮短了兩地人民心與心的距離,加深了一脈相承的文化、血濃于水的親情,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全面增強。